《安安访谈录》是界面财联社执行总裁徐安安出品的一档深度访谈类栏目。从投资角度对话1000位行业领军人物,覆盖传媒创新、VC/PE、信息服务、金融科技、交易体系、战略新兴等方向。
科创板日报《连线创始人/CEO》是由《安安访谈录》出品的针对创新创业型未上市企业创始人的访谈栏目,以企业创始人/CEO的访谈为一手信源,让成长中的创业公司走入公众和市场视野,并发掘最新技术和产业趋势。
本期访谈人物:
齐碳科技创始人 谢丹
“二代测序竞争已进入红海,纳米孔测序技术无论是在技术成熟度还是市场拓展方面,都处于加速状态”
▍个人介绍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生物医学工程博士;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基因组学与个性化医学中心博士后;在Cell、Nature、Science、Genome Research等顶级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DeepTech2019生命科学领域创新人物。
▍第一标签
纳米孔测序技术开拓者
▍企业简介
齐碳科技是基因测序行业上游的研发生产商,致力于纳米孔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芯片、试剂的自主研发、制造与应用开发。目前,已全面掌握纳米孔单分子基因测序技术,是中国第—家成功研发出纳米孔基因测序仪原理样机、工程样机、产品样机并推出商业化产品的企业,不仅突破了海外“卡脖子”的关键技术,也填补了国内空白。
作为2022年国内生命科学领域一级市场上最大一笔融资,齐碳科技于年前完成7亿元C轮融资。《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本轮融资由美团领投,华盖资本管理的首都大健康基金、博远资本持续追加投资。
知名机构追加投资的背后,是对纳米孔基因测序发展前景的看好。近日,齐碳科技联合创始人谢丹博士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齐碳科技是我国首家自主研发出纳米孔基因测序仪并率先开启商业化的企业。“凭借扎实的技术积累、多样化的产品矩阵和领先的商业化进程,齐碳科技已成为资本始终关注的高科技企业。”
01
——————————
杀入国产纳米孔测序“无人区”
创业之初,齐碳科技就锁定在纳米孔测序技术领域。“彼时,这一领域在国内还是无人区,齐碳科技作为开拓者,第一个进入纳米孔测序领域。”谢丹博士告诉记者。
据谢丹博士表示,基因测序仪研发难,量产更难,这是行业共识。“相比二代测序,纳米孔基因测序的优势是读长更长,速度快、小巧便携,在更多场景和应用中都可能比二代测序要做的更好。”
但就市场状况来看,目前二代测序仍是主流,谢丹博士认为,纳米孔基因测序已处在爆发的前夜或者是临界点上。“目前,二代测序的竞争已经进入红海,而纳米孔测序技术则不同,无论是在技术成熟度还是市场拓展方面,都处于加速状态。”
“硬科技企业的发展曲线是指数级的,前期增长会经历一个缓慢爬坡阶段,一旦到达一个拐点之后,就会迎来爆发式增长。纳米孔测序行业也遵循这个增长逻辑,在攻克了最难的研发难题之后,就可以推动技术快速迭代,不断降低测序成本,提升测序性能,并充分释放纳米孔测序长读长的优势潜能,解锁更多应用场景,助力行业技术升级,做大市场蛋糕。”谢丹博士进一步补充到,相对于国外进口,国产纳米孔测序仪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灵活性更高。
“比如说在国内的疾控市场,纳米孔测序仪能紧贴客户需求,一方面,仪器小巧便携,可直接携带至现场测序,另一方面,仪器的测序通量相对灵活,无需凑样即可测序,可实时快速拿到测序结果。”
在此背景下,作为国内首个进军纳米孔基因测序领域的企业,齐碳科技已经领先赛道内其他选手好几个身位。
谢丹博士对记者表示,“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切入到基因测序上游,即基因测序设备研发制造领域。国产基因测序行业竞争也日益激烈起来,但作为第一个开启纳米孔基因测序商业化的企业,齐碳科技在技术研发、量产、商业化等方面都遥遥领先。”
“从长远来看,其他企业进入该领域,通过新的技术路线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是具有长期价值的。经过几年快速发展,我国纳米孔基因测序行业上游竞争格局已经初具雏形:绝大多数企业还没跑通技术,个别企业进入商业化机型研发阶段,而能实现量产、正式迈入商业化的设备厂商,只有齐碳科技这一家。而纳米孔基因测序本身是一个技术含量非常高的领域,赛道中其他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赶上来。”
02
——————————
C轮融资后将更聚焦商业化与量产
融资数据显示,专注于国产纳米孔测序的齐碳科技,目前已完成6轮融资,从300万元的天使轮,到高瓴、鼎晖、高榕资本等下注超4亿元B轮融资,以及最新美团领投7亿元C轮融资,这家纳米孔测序企业坐拥资本圈豪华阵容。
面对头部资本的不断追投,谢丹博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这主要还是因为每一轮融资节点前,齐碳都超出了投资人的预期目标。“比如研发样机,研发可量产机型,公司开始商业化等等,每一步齐碳都走在了前面。”
“C轮融资后,齐碳也更加聚焦于商业化与量产。”谢丹博士坦言,“一台基因测序仪的量产,需要解决的难题,不光是如何将高精尖的零部件生产制造出来,还要实现将所有零部件集成为一台可稳定运行、高度可重复、且能够规模化生产的精密仪器,这考验的是一家企业的综合实力。”
而在从1到10、再到100的过程中,齐碳科技也面临着更大的组织变革。“首先,在实验室里生产一台样机,和工厂里生产100台机器,要求是不一样的。这其中不仅要保证良品率,还要衔接好上下游供应链,保障产品性能的同时成本更低。其次则是商业化,这又涉及到市场层面的商业模式打造和品牌建设,通过不断满足客户需求来获得良好的市场反馈。到了这个阶段,企业的组织建设和人才团队搭建,和研发时期就有所不同,不仅要引进懂市场、懂客户的优秀人才,还要在企业内搭建良好的沟通机制让市场端和研发端有效互动起来。”谢丹博士谈到。
目前,齐碳科技员工数达270余人,75%以上为技术研发人员,超过半数员工拥有硕博学历。除了人才储备的优势,《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齐碳科技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总投资近2亿元,耗时大半年时间,齐碳科技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已建成国内首个纳米孔基因测序仪生产基地,可年产测序仪2000台,配套检测试剂、芯片100万套。
而在商业化落地上,齐碳科技已成功对接了上百家机构用户,涵盖国内领先的科研院所、高校、医院、疾控中心等,应用领域包括病原体研究、动物疫病防治、分子育种、司法刑侦、公共卫生防疫等。
03
——————————
完善产品矩阵和打造供应链,适时启动IPO
由于每一轮融资都超额达成投资人预期目标,且C轮融资后更聚焦商业化和扩产,齐碳科技对未来也有更加清晰的规划。
谢丹博士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在各方面条件符合上市要求后,也将启动IPO工作。
“从行业竞争态势来看,目前,基因测序行业上游发展引擎将从技术突破转移到产业化能力上,技术研发只有经历市场洗礼与考验,才能真正释放出现实生产力。齐碳科技是国内第一家率先实现量产、正式迈入商业化的设备厂商。BCC Research数据预测,到2026年,中国基因测序市场将增长至42.3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1.6%。所以,从可持续发展上看,齐碳科技和投资人都深有信心。”
除资本层面的规划外,齐碳科技也在规划推进医疗器械三类证的申报筹备工作,以走向更广阔的应用领域。
对供应链打造和专利布局,齐碳也高度关注,而这两部分是最容易被国外企业卡脖子的环节。据谢丹博士透露,目前在专利方面,齐碳科技已突破海外专利封锁,在孔蛋白、控速蛋白、流体芯片、电子电路、算法等核心技术上,均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形成完善的国内外专利布局,已形成知识产权成果2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超百项。
在2022年成功推出适用于病原体快速检测、动植物物疫病检测等应用领域的小型便携低通量产品后,2023年齐碳科技计划推出中通量测序平台及多个配套产品,持续完善产品矩阵,全面打入市场,加速推进国产基因测序仪商业化。
对话1000位行业领军人物:安安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