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新消费日报4月23日讯(研究员 梁又匀),近期,倍轻松公布了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财报,持续下滑的营收与接连亏损的利润表现,让这个曾经的科创板“健康智能硬件第一股”再次引起投资者的关注。
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8.96亿元,同比减少24.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亿元,同比2021年-235.46%。这是倍轻松上市近两年以来的首次亏损,同时也是其有记录以来的首次亏损。
对此,倍轻松表示,由于品牌门店主要集中于机场、高铁站等交通枢纽及高档购物中心,2022年疫情影响下,上述大部分区域客流量大幅下降,进而导致公司营收减少;叠加俄罗斯OEM客户订单需求大幅减少,加大了公司营收下滑的幅度。
艾灸拯救按摩仪?
公司财报提到,2022年度“紧缩观望”成为人们的年度消费心理状态。随着流量成本的不断上涨,线上零售增速放缓,品牌此前屡试不爽的广告投放转化率快速下降。
虽然倍轻松提供积极收缩门店、研发大量新品、发展线上直播并拓展私域运营等方式以求自救,但仍然无法在净利润上“力挽狂澜”。
新消费日报发现,2021年及2022年财报中,疫情压力下仍能保持快速稳定增长的产品为艾灸系列产品。
资料显示,2021年三季度,倍轻松首次上线了艾灸系列产品,包括姜小竹智能明火艾灸盒、了艾灸眼罩与艾灸袜套等。不足半年,倍轻松的艾灸系列产品销售额就已快速突破6000万元,占公司年度总营收的5.07%。
2022年财报中,倍轻松旗下各类按摩仪产品营收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头皮部产品营收下降幅度超45%,眼部同比下降35.69%,颈部同比下降22.98%。而艾灸产品却“鹤立鸡群”般地维持着高速增长,产品年营收同比上升 23.45%,增加至近7500万元,占公司总营收的8.31%。
对此,倍轻松表示,主要源于中医产品市场趋热,消费者对中医产品的需求以及认可度提高。
倍轻松的“中医科技”
作为科创板的一员,尽管倍轻松在经营上面临窘境,但在研发投入上却增长不少。2022年倍轻松研发投入金额5732.82万元,同比2021年增长21.45%;占总营收比重6.4%,同比增加2.43个百分点。
2022年期间,倍轻松实际新增境内外专利合计148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81项,外观设计专利54项,新增获得软件著作权37项。知识产权涵盖产品工作原理、运动机制、软件开发、结构设计等多方面。
这使得在2022年度,倍轻松新品收入占公司总体收入的比例为32.5%。
相较于此前重点强调产品的“智能硬件”属性,如今的倍轻松更倾向于在技术中展示自己的“中医”属性。
在经营重点转移至线上渠道的同时,倍轻松还将“中医×科技”的理念提升至“战略核心”高度,对比而言,2021年财报公司仅将中医理论作为按摩产品的概念基础。倍轻松财报称,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人类健康问题,以“中医科技 让生命回归自然平衡”为企业使命,持续推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中医理论的有机结。
面对智能便携按摩仪,倍轻松表示,其团队所开展的产品研发与迭代升级,均是以“中医×科技”思路下的“真揉捏”技术为基础,产品覆盖头部、眼部、颈部、头皮,并由此拓展到了艾灸等领域。
为了达到中医大师的真人按摩手法数字化,倍轻松表示,公司在传感技术方面持续创新,结合自主研发的算法和大量用户感知数据的积累,为用户提供更加良好的按摩体验。
近一年倍轻松还通过联合科研院校,步产出了从中医原理萃取的软硬件解决方案,以适应不同用户个体特征,并以此申请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
在未来规划中,倍轻松还计划拓展医疗器械和中医产品线,并申请相关资质,开拓新市场。
不过智能便携式按摩仪仍然是倍轻松的“老本行”。与此同时,当前,中国按摩器具市场渗透率约为1.5%,仍处于较低水平,相比日本、韩国等成熟市场15%-20%的市场渗透率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因此2023年,倍轻松产品端,公司将从“卖货”向“提供产品+服务的价值感”转型,并精简 SKU,短期聚焦品类抢占份额,长期聚焦品类、内容、口碑。
在渠道端,线上渠道稳住传统电商业务基本盘,控制费用保利润,并提升抖音销售规模;线下渠道,公司将持续调整线下门店结构,提高购物中心门店比例,努力恢复线下直营门店的店均收入水平。在海外布局上,倍轻松还计划以美国市场为重心,通过亚马逊及独立站等渠道扩大海外销售规模,提高海外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