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9月9日讯(记者 邱思雨) 9月9日,以“推动未来能源技术革命,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为主题的浦江创新论坛——未来能源专题论坛在上海举办。
本次论坛集聚了国内外能源领域著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未来能源重点方向,立足当前发展现状,共同探讨了未来发展趋势。
绿色燃料大规模制备经济性为关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大碳中和研究院院长黄震表示,全球航运业正加速进入低碳甚至零碳时代,当前要抓紧多路径技术的开发与储备,加快发展绿色燃料与绿色船舶产业。
“目前,全球货运总量的80%由船舶承担,2022年全球航运排放量约10亿吨二氧化碳。因此,整个航运业的船舶海洋动力的减碳尤为重要。”黄震提到。
他认为,燃料的规模化利用需要从五个方面来判断,包括发动机的可用性、可供性、安全性、标准法规的完备性、大规模制备的经济性。
“绿色燃料的成本取决于碳源和氢源的成本,氢主要取决于绿电的价格,碳源的成本主要取决于生物质或者碳捕集的成本。”黄震进一步补充道,“与此同时,成本要从多个方面来评估,例如未来使用重柴油,可能需要高额购买碳证或者碳税,这样整体成本就会提高。”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魏伟同样探讨了绿色燃料的技术进展和未来部署。他认为,绿色燃料大规模制备经济性是实现燃料在航运业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推动绿色燃料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对上海打造为全球绿色燃料加注中心与供给中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魏伟还在现场介绍了绿色甲醇合成研究进展、二氧化碳加氢应用于航空燃料、绿氨等相关研究案例。
核聚变技术进展频现
中核集团首席科学家、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科技委主任刘永分享了关于核聚变的进展以及未来展望。
核聚变,又称热核反应,是指由一些轻原子核(如氘、氚)融合生成较重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核反应。
“中核集团等离子体所ITER装置不断取得进展。”刘永表示,“2021年实现了1000秒的运行;2023年有403秒的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
与此同时,刘永还提到能量奇点公司的核聚变技术。据悉 ,能量奇点公司在今年6月宣布,由该公司设计、研发和建造的洪荒70装置成功实现等离子体放电。该装置为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也是全球首台由商业公司研发建设的超导托卡马克装置。
谈及核聚变技术面对的挑战,在刘永看来,燃烧等离子体的物理问题、材料问题等挑战仍需克服。
除了核聚变技术以外,氢能也是本次论坛上的热议话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提到,实现流程工业脱碳的核心挑战在于如何大规模且经济地获取绿色氢气。他指出,自然界中并不直接存在氢能,但氢能作为可再生能源高效、规模化利用的关键媒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西门子能源发电集团中国战略项目执行总监迈克尔·默勒同样提到了氢能。他认为,氢气在未来能源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推动氢能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技术层面的支撑至关重要,这包括开发诸如氢气燃气轮机等高端能源装备,这些技术将成为氢能产业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谢菲尔德大学化工学院院长琼·科迪纳则针对化学和制药行业的低碳转型发展,从经济、技术、安全、韧性等多方面进行战略性、系统化的评估分析。
论坛上,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丹尼尔·科曼发布“面向绿色经济的国际能源合作”报告,用能源政策模型分析了中国、美国、肯尼亚等国的清洁能源政策及产生的气候变化减缓效应。
科曼提到:“高达10%的日本能源能够通过氢能转型;肯尼亚具备出色的地热资源,充沛的风能和太阳能;加利福尼亚承诺将其碳收入的35%用于低收入和边缘化的社区;中国则已经拥有超过2亿辆电动车。”
科曼还呼吁各国加强清洁能源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