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9月23日讯(记者 梁柯志)央行今日进行745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85%,此前为1.95%;进行1601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70%,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1387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959亿元。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财联社表示,考虑到7月份7天期逆回购基准降息10个bp,所以此次14天期利率也跟随调整,并与7天期保持稳定利差。
深圳某券商固收首席也表示,今日央行操作是对上次7天期逆回购降息的“补降”,对市场影响较小,目前来看各产品表现平稳。
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早盘走低,其中7天期下降超过10个基点,截止上午11点,DR001加权利率报1.9293%,DR007报1.8737%。
7月22日,央行宣布即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采用固定利率、数量招标,将操作利率由1.8%调整为1.7%,实现自2023年8月以来首次下调。
另一位大型券商银行分析师对财联社表示,除了补降之外,此次14天逆回购调降还考虑到季末和国庆长假的资金需求,作为局部的降息,对市场面和银行同业拆借成本暂时未看到明显的影响。
Choice数据显示,9月23日国债期货开盘,30年期主力合约涨0.24%,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8%,5年期主力合约涨0.03%,2年期主力合约涨0.01%。
7天期逆回购政策利率地位得以强化
9月23日,在央行下调7天期逆回购利率两个月之后,14天期逆回购利率同步下调。
东吴证券分析师陈李认为,在7月份利率双降的背后更能看出央行对新一轮货币政策框架的“构图”:7天期逆回购利率政策属性强化、MLF对LPR利率的参考作用有所下降。
李超认为,6月19日潘功胜行长在陆家嘴论坛上的发言提出“未来可考虑明确以央行的某个短期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目前看,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已基本承担了这个功能。其他期限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可淡化政策利率的色彩,逐步理顺由短及长的传导关系”,因此,后续将由7天期逆回购利率作为核心的政策利率。
观察到LPR紧随逆回购利率同步下调,陈李认为,MLF利率对LPR利率的参考作用相对减弱,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正在逐步理顺。
对于为何7月22日调整7天期逆回购利率之后,时隔两个月才下调14天期逆回购,上述银行业分析师认为,应该是央行根据市场利率和政策目标等综合考虑,各项工具的操作时机。
另一位银行机构交易员则认为,14天期逆回购是非常规操作期限,因此操作时机有限。
是否影响银行负债成本?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央行下调7天期逆回购利率核心目的之一是降低实体部门融资成本,强化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
此次调降14天期逆回购利率会不会间接影响银行负债、融资成本?对此,中信证券明明认为,短期融资影响不大。
此次14天期逆回购补降,本质上是对上一轮7天期逆回购利率调整的政策延续。
7月22日,不仅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时隔11个月以来再次下调至1.7%,LPR利率也紧随其后,1年期、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调10个基点至3.35%和3.85%。
此前,东吴证券分析师陈李认为,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下行仍是制约货币政策实施的较大阻力,但4月叫停手工补息以来,企业部分违规高息存款被禁止,银行资金成本有所下行,相当于间接的存款利率调降,因此从整体来看7月份LPR利率调降对净息差的影响相对可控。
上述大型券商银行分析师认为,上周LPR未能继续下探在一定程度上超出多数市场机构的预测,此次调低14天期逆回购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政策关注点或许还是短期利率而非长期利率水平。
该人士认为,在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的消息发酵两周以来,未见正式的否认。而且市场呼声一直比较强烈,多数市场机构观点倾向于正式操作和落地只是时间问题。当然,这对银行业的利润影响比较大,需要慎重和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