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华兴资本徐锟:具身智能已经进入“GPT时刻”,将持续存在投并购机会|对话2025
华兴资本徐锟:具身智能已经进入“GPT时刻”,将持续存在投并购机会|对话2025
2025.01.26 20:36 科创板日报记者 余诗琪

《科创板日报》1月26日讯(记者 余诗琪)具身智能赛道的竞速还在持续。

1月7日,由小鹏汽车前首席科学家郭彦东创办的智平方宣布完成数亿元Pre-A轮战略融资。2天后,独角兽企业傅利叶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E系列融资金额合计达到近8亿元。同一时间,“浙大系”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完成了由联想创投、浙创投出资的A轮融资。

产业派、学术派等不同背景的具身智能团队扎堆融资,今年的具身智能赛道延续了2024年的热度,新年伊始就来了个“开门红”。据不完全统计,从2023年至今,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已经发生了超70起融资事件,其中近60起都发生在国内人形机器人赛道,融资总额超50亿元。

在这一前沿且充满潜力的新风口上,创业团队、投资机构都在向着远大的未来进发,这是一场技术与创新的长跑。

《科创板日报》专访华兴资本集团董事总经理、科技和产业组负责人徐锟,作为国内最早关注具身智能赛道的投行和FA(财务顾问)机构,华兴资本陆续完成了智平方、傅利叶、星海图、星动纪元、星尘智能等具身智能赛道头部企业的多轮融资,且还有多轮融资将在2025年初继续公布。华兴资本见证了技术从概念走向现实,从实验室走向商业社会的过程。在徐锟的分享中,具身智能是一个技术、资本、时机和未来交织的故事。

Part 1 时机

《科创板日报》:现在来看,2023年开始具身智能创业的热度明显高起来了,顶级科研院所、科技大厂和自动驾驶领域的前高管都开始参与进来,在这个节点发生了什么变化,让行业里的人意识到了机会的到来?

徐锟:具身智能的本质就是Embodied Intelligence,最终可以完成各种任务,能与环境交互感知,拥有自主规划、决策、行动、执行能力。具身智能是机电系统和智能系统模块的跨界融合。在具身智能快速发展之前,中国已在先进和智能制造领域构建了强大且完整的供应链生态,智能系统也在快速发展迭代。

因此,具身智能目前所处的阶段我觉得可以类比“GPT时刻”,通过预训练加后训练的范式,表现出面向任务的高泛化性能。这是机器人从功能化向智能化发展的起点,在不远的未来,具身智能机器人将逐步进入家庭服务和各类工业、产业、商业场景中,解放人类从事重复或者危险的工作。

2023年伊始,随着Transformer架构和大语言模型出现的突破性进展,业界又重燃了对于AI和硬件结合跨界应用开发的关注,具身智能就是最广阔的市场。2023年也是中国具身智能企业的密集初创期,我们接触到的很多项目都是在2023年前后创办的。比如由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陈建宇老师创立,唯一一家清华大学占股的人形机器人企业星动纪元,清华交叉信息学院助理教授赵行老师、许华哲老师和曾在前Waymo和Momentum就职的高继扬博士共同创立的星海图等。

同年中国产业界也陆续孵化出不同方向的具身智能公司,如前小度机器人团队负责人和腾讯RoboticsX机器人实验室一号员工来杰总率领成建制团队创立的星尘智能,以及前OPPO和前小鹏汽车首席科学家郭彦东博士创办的智平方,都在迅猛发展。

《科创板日报》:这波具身智能赛道创业和之前机器人行业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徐锟:具身智能延续了之前大模型的发展态势,其明显特点就是这波创业公司的迭代和发展速度,是远高于此前机器人本体的发展速度的。以前一个细分领域的机器人本体赛道,要将时间轴拉到一两年才会看到显性的、本质的、里程碑式的业务变化。但看现在的具身智能,每过几周或是个把月,就会发现 demo本体、算法或者场景解决方案会发生显性升级,且迭代出很多新的能力,迭代频次相比传统先进制造领域有着数量级的提升。

同时,具身智能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创业团队的背景往往非常多元化,顶级高校学者、大厂自动驾驶领域负责人、机器人领域创业者、新能源汽车高管,很多领域都切入进来做了具身智能。中国头部主机厂和机器人企业也在孵化自身业务团队,众所周知,特斯拉内部孵化了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华兴曾投资过的追觅科技也在内部孵化了人形机器人公司Magic Bot。

《科创板日报》:华兴在具身智能上布局的时间线是如何形成的?

徐锟:华兴的时间线基本上是和国内一级市场的主流VC同步展开布局。第一个合作项目是在2022年年底陪伴傅利叶智能内部孵化研发人形机器人,彼时随着Transformer架构和和大模型的突破性进展,随后也引燃了业界和资本市场对具身智能领域的持续关注和投入热情。

在具身智能之前,华兴长期扎根在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以及相关跨学科领域,在底层大模型、AI应用、机器人、自动驾驶赛道上也已有了深入的研究和案例积累。国内头部的大模型公司中,不少都是华兴的客户。

基于之前的认知和积累,华兴进入到具身智能领域是很顺利的,不需要从0到1重新付出巨大的学习时间和沟通成本,陆续接触到了诸多Rising Star。2023年后,一级市场投资机构开始频繁出手,我们也顺利地嵌入到融资交易的流程中去。

《科创板日报》:从你的观察来看,被市场广泛关注的具身智能初创公司都有着什么样的画像?

徐锟:具身智能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领域,而且技术端还在不断的探索当中。现在的路线中既有大厂高管创业的,也有有科学家创业的,还有连续创业者结合科学家去创业的,总体来说,具身智能需要一个更为综合且持续迭代的团队。

其中,科学家阵容及其学术积累决定了企业研发阵容的厚度,也影响着前沿技术企业发展的上限。但如果是纯科学家创业团队,也有可能出现商业运营逻辑不接轨的风险。所以我们能看到,中国热度最高的具身智能企业都是科学家、连续创业者和大厂高管的综合阵容,且会持续招揽机电系统、智能系统、商业场景的高端人才,保持企业处于研发能力、产品迭代和商业落地的最佳平衡点上。因此能不能做好股权激励,持续地吸引到多类型、差异化的人才加入团队也会是影响具身智能企业长期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科创板日报》:站在现在这个节点,新的具身智能团队跑出来机会大吗?

徐锟: 具身智能是个高投入、长周期、快迭代的赛道,但很难像平台型科技企业一样实现winner takes all。原则上来说,机会是没有关门的。但是其实就跟大模型一样,现在再投入进去做一个基座大模型公司,跟现在头部公司直接PK,难度还是很大的。

当前具身智能处于“Chat GPT”时刻,过了这个发展的黄金窗口期,后期再加入进来的代际差需要更强的资源、更多的努力来弥补。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具身赛道的项目热度正处成熟期,不是产品的绝对成熟,而是资本热度非常高,吸引了中国一级市场最为多元化的机构类型(战投、市场化机构、国际资本、国资和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家办等)关注。后续主流机构对于具身智能的新进入者的审美标准会越来越高,但我们相信2025年依然会有值得关注的创新型具身项目跑出来。不过新项目要具备更为差异化的技术特点或者场景解决方案,迭代速度要更快,团队要更高阶,同时融资估值定价要对投资人来讲更具回报率,才能继续吸引一级市场目光而持续下注。

Part 2 路线&热度

《科创板日报》:目前具身智能的初创公司路线非常多元化,有做本体的、有做大脑的、还有整机等,从投资领域的视角来看,不同路线的热度有什么样的区别?

徐锟:其实具身现在的发展在某种角度可以类比之前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 十多年前中国一级市场最为重视整机公司,因为终端业务更易起量,规模量产后现金流良好,并会同步带动产业链各环节整体发展,传导到了上游的核心零部件,比如电池、电机、电控及自动驾驶企业创业发展。这种从整机终端,再到软件和核心零部件独立创业的逻辑,同样适用于具身智能。投资人一开始看的还是本体的表现,到现在逐渐延伸到硬件+软件上了,比如具身大模型的能力。

现在国内具身智能的发展路线还是很多元化的,有像特斯拉这样全栈自研,打造全球最领先的人形机器人整机。但对中国而言,全身人形机器人明显不是具身智能领域的唯一答案,在中国具身智能领域不同企业的发展策略和技术路线百花齐放。很多头部企业可能会主打其中一个或某几个点,这些技术路线既包括“一脑多型”、端到端AI算法和世界模型,也包括与具身大脑适配的先进本体,还有短期专攻上半身运控操作、灵巧手等核心零部件或者特定场景的异形机器人等。

不同路线发展下去,延伸出的业务终局会有很大的差异。举个例子,比如注重具身大脑的公司,未来可能某些场景下的本体就可能不采取自研路线,而是和其他公司的可适配本体合作量产。也就是说,具身智能领域在多个细分领域都有可能跑出头部公司。这些公司之间的投并购机会会持续存在。

《科创板日报》:现在市场上出现了所谓鄙视链的说法,大致是“搞软件的,鄙视搞硬件的,搞大模型的,看不起强化学习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说法?

徐锟:从我的观察来看,具身智能赛道的鄙视链并不明显,或者说具身智能这种跨学科领域存在N个技术制高点。举个例子,中国目前估值最高的具身智能公司之一,也有本体能力领先、团队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并在科研、安防、军民融合、巡检等严肃产业和工业场景中有明显进展,收入体量跟出货量都比较大。按照所谓的鄙视链说法,本体公司应该是被鄙视的对象,但他们率先成为市场上最先受到业界尊敬的企业。且正在高效推动实现机器人本体公司迭代到具身智能企业的路径上,商业场景和单机经济模型也在快速跑通,具身大脑能力也在持续补强。这种确定性对于企业发展和投资人来说都是很珍贵的。做到“脑+形”两者兼备,才是具身智能领域最具潜力的rising star。

现在比较受关注的具身大脑公司,严格来说都还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产品都在迭代demo的阶段。大家都卡在量产、商业模式场景的落地上,业务普遍是把自己的demo小规模出货给科研机构、高校等,技术路线还在逐步收敛中,没跑出明确的结果。

大部分具身智能企业,显然未来还需要思考更多的工程化问题,因为即使实现商业应用场景落地,量产产能能否跟上也是个未知数。参考EV领域和特斯拉之前的发展,新兴的复杂工业产品量产通常都会面临大规模的工程化问题,曾经特斯拉的model3量产车型也是深陷“产能地狱”,将量产计划一推再推。作为更加复杂和多元化的具身智能,量产更要以此为鉴。

所以目前能观察到,不少投资机构的策略都是多点开花,不会说只买一张船票,还是多找几个篮子放鸡蛋的投资逻辑。

Part 3 未来

《科创板日报》:现在投资人在评估具身智能项目时,对商业化的能力开始提要求了吗?

徐锟:在过去两年时间里,具身智能企业并没有把商业化和相关人才引入作为绝对重点。因为一方面主流科技投资机构有共识,普遍看重公司是否持续能在研发能力、Demo技术参数和表现等方面处于制高点,未来才更具技术爆发力。 换个角度讲,如果具身智能企业牺牲研发和迭代速度,像前代机器人本体公司一样过早地投入到工业制造场景里内卷式发展,不一定是好事,在产品研发和业务谈判的自主性,产品利润率上也会受到较大制约,同样会影响企业的前沿科技属性和未来拳头产品的爆发。

投资人对具身智能公司的发展通常会有前置性的感知,投资判断也更偏向技术底蕴和长期主义,通常不会要求公司进入到商业化落地的阶段。但也有部分投资机构策略更为现实,优先看重PMF效果,不同机构的投资风格和业务诉求的差异化,也会影响到市场上的企业融资节奏。

《科创板日报》:作为AI时代的新风口,从你的观察来看,具身智能会像OpenAI那样给产业界带来颠覆式的改变吗?

徐锟:我觉得毫无疑问,大模型和具身智能都会为产业界带来颠覆式改变,两者也都在快速发展并相互融合。具身智能被广泛认为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主要源于其强大的跨模态能力、自适应性和泛化能力以及高效、灵活的任务执行能力。其中关键点包括统一一个模型泛化多种任务和环境,二是端到端,从接收全模态数据,到生成最终输出(如决策、动作等)的整个过程,通过一个简洁的神经网络链路完成。三是Scaling up(规模化),通过持续的数据积累实现自我完善,不仅提升性能,还能在未知任务中展现卓越的自适应和泛化能力。

目前来看,具身智能公司的发展路线很可能是遍地开花,落地场景也可以非常多元化,如在零售、物流、家庭服务、医疗康养等。具身智能公司根据自身的技术路线选择和资源投入,具备高度差异化发展的空间,能在不同的场景中找到商业变现的机会,在各个地方都能生根发芽。而中国的具身企业也享受着目前最为多元化的投资人资源选择,其中不乏战略投资机构、市场化机构、国资/地方政府引导投资,在不远的未来也存在广阔的并购整合空间,既包括创业公司持续做大叠加外延式并购扩张,也包括大厂战略并购创业公司,抑或是创业公司强强合并或抱团取暖,请大家拭目以待。

1.78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