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1月超120家科创板公司获机构调研 AI成关注重点 还有这些方向受瞩目|盘点
1月超120家科创板公司获机构调研 AI成关注重点 还有这些方向受瞩目|盘点
2025.02.03 22:24 财联社记者 黄修眉

《科创板日报》2月3日讯(记者 黄修眉 余佳欣) 资本市场的调研动态向来备受投资者关注,机构调研内容不仅反映了机构投资者的关注方向,也可能预示着市场的潜在热点。据财联社星矿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即:2025年初至1月27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机构投资者共调研了126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其中,按申万二级行业统计,来自半导体、计算机应用、光学光电子领域的企业数量最多,分别有19家、16家、10家;澜起科技、炬光科技、虹软科技、孚能科技、莱斯信息这5家公司接待的调研机构投资者数量最多,分别达到250家、218家、116家、80家、63家。

▍AI成市场调研关注重点

在机构投资者最为关注的前10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澜起科技、虹软科技、炬芯科技、云天励飞尽管属于不同细分领域,但其主营业务都与AI密切相关。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上述四家科创板公司均已披露2024年度的业绩预告。在其披露业绩预告后,所接受的机构投资者调研数量分别为250家、116家、55家、48家。

具体来看,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芯片制造商澜起科技在投资者调研中提到,预计其2024年互连类芯片销售收入、归母净利润创该公司历史新高;AI视觉领域服务商虹软科技预计2024年第四季营收、净利均创其近三年单季度新高。

低功耗AIoT芯片设计厂商炬芯科技也因端侧AI处理器芯片销售收入倍数增长,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净利创新高 ;受益于智能硬件及智算运营业务增长,尽管公司仍处亏损状态,但AI算法服务商云天励飞2024年第四季度的营收创其近三年单季度新高。

近期以来,AI板块持续活跃引发市场关注。天风证券在今年1月22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AI应用带动的算力需求和终端创新是重要增量,看好AI推动的方向业绩持续超预期。

澜起科技在投资者调研中提到,其2024年度业绩大幅度增长原因之一,便是受益于AI应用产业趋势推动,该公司三款高性能运力芯片新产品(PCIe Retimer、MRCD/MDB、CKD 芯片)开始规模出货,为其贡献新的业绩增长点

虹软科技、炬芯科技、云天励飞产品主要服务于端侧AI领域。中泰证券近期研报认为,端侧AI有望打开手机配件、TWS耳机、手表等的长期增长空间,2025年有望随大模型智能化提升,成为AI Agent落地的重要接口。

“不管‘助攻’AI应用产业链公司业绩的因素在于算力需求还是端侧创新,其背后皆绕不开半导体行情由‘周期复苏’向‘成长创新’切换的本质。”有消费电子领域分析师在接受《科创板日报》采访时表示。

▍企业并购重组动向受机构关注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机构投资者还主要调研了曾披露过并购重组相关动态的科创板公司。

其中,炬光科技接受机构投资者调研的数量仅次于澜起科技。其在今年1月22日接待了218家机构投资者的调研,涵盖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私募基金等各类投资机构。

炬光科技主营业务涵盖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元器件和激光光学元器件的研发与生产,是光子行业的上游核心供应商。该公司于2024年进行了两次“大手笔”的跨境并购,包括并购瑞士SMO公司和新加坡部分光学资产。

调研中,机构投资者重点关注了炬光科技在光子技术领域的最新研发进展、市场拓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炬光科技特别表示,“对于硅光模块/CPO大幅减少对透镜使用的趋势,我们认为这一说法并不全面。”

其提到,某些特定的硅光模块或CPO设计可能会尝试减少透镜的使用,但当前主流的光模块技术,如400G、800G乃至1.6T系统,仍然需要精密的光学元件进行激光耦合或光纤链接。“硅光模块/CPO是公司的微透镜及阵列产品未来在光通、数通领域很重要的一个应用。”

另一家曾进行重组并购的企业是孚能科技。2025年伊始,孚能科技宣布了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变更,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下称“广州工控”)将成为其新控股股东,广州市政府将成为新实控人。

机构投资者也因此关注广州工控后续如何赋能孚能科技,以及该公司未来2-3年的战略发展规划。孚能科技在调研中回复称,广州工控将在车企客户协同层面、在低空经济领域、融资环节和公司治理四个方面对该公司进行赋能。

对于未来战略规划,随着广州工控作为控股方布局,孚能科技已迈向国内外市场大规模拓展与扩产阶段。“目前国内SPS产品正加速进入产能释放期,而国际市场布局亦较快推进,后续有望迈入新一轮扩产实施阶段。”孚能科技表示。

▍企业创新成长受关注度升温

值得一提的是,从调研内容来看,机构投资者不仅关注企业的财务数据和经营状况,更聚焦于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前景。

在对孚能科技的调研中,机构投资者重点关注该公司在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领域的技术优势以及产能扩张计划。其中,包括其在高能量密度电池技术方面的突破,以及与国内外知名车企的合作进展等。

专注3D视觉领域的奥比中光在今年1月6日、1月21日共接待了59家机构投资者的调研,该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安防、机器人等领域。

在调研中,机构投资者重点关注了奥比中光在3D视觉感知技术方面的最新研发进展,以及该公司在智能手机和智能安防领域的市场拓展情况。

对于2025年科创板公司调研热度的升温,有市场分析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这与科创板企业的高成长性和技术创新能力密切相关。

上述市场人士分析认为,“科创板自设立以来,吸引了大量具有核心技术竞争力的企业上市,这些企业在各自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吸引了机构投资者的关注。随着科技行业的快速发展,科创板企业有望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为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

“尽管科创板企业多处于新兴产业,其发展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但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机构投资者通过深入调研,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而做出更为精准的投资决策。”该市场人士进一步表示。

▍外资机构关注这些方向

《科创板日报》记者统计发现,上述126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澜起科技、虹软科技、奥普特、中控技术、孚能科技、晶晨股份、纳微科技等7家公司接受的外资机构投资者调研数量最多。

其中,澜起科技接受的外资机构投资者调研数量最多,高达14家。包括摩根士丹利、施罗德投资、汇丰环球投资等。

具体来看,摩根士丹利近期对澜起科技、虹软科技、炬光科技、奥普特、中控技术等企业进行了调研;摩根大通旗下资管机构则调研了孚能科技、奥比中光、思特威、莱斯信息、容知日新、海尔生物等企业;瑞银相关机构则调研了云天励飞、思特威、莱斯信息、华锐精密、威胜信息等;花旗银行也同样调研了孚能科技和奥普特。

从上述被调研的企业来看,外资机构投资者关注的市场方向与众多境内投资者基本一致,调研重点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新能源、医药等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板块。

在2025年的投资展望中,多家外资机构表示将持续关注以人工智能为驱动力的科技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制造业以及医疗健康产业等领域。

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杜猛在2024年底发布《2025年长期资本市场假设》报告中表示,新质生产力将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也是其投资的重点

贝莱德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神玉飞在2025年1月举行的2025年投资展望分享会上也表示,人工智能产业在2025年有望在海内外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同时中国的优质公司也有望在政策支持和经济企稳的背景下实现较好的盈利增长。

1.8W+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