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当前没有启用javascript,网站无法正常访问。请开启以便继续访问。多家车企更新装车进程 机构:2027年全固态电池逐步进入主流应用阶段
多家车企更新装车进程 机构:2027年全固态电池逐步进入主流应用阶段
2025.02.19 14:32 财联社记者 刘阳

财联社2月19日讯(记者 刘阳)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标杆,多家头部主机厂正寄望于固态电池技术突破,以持续强化产品竞争力。

“在固态电池方面的进展,公司计划于4月(广汽)科技日上具体披露。”2月19日,广汽埃安方面告诉财联社记者。

记者得到的一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显示,编号为79szn9的广汽埃安新型电池(固态、圆柱)技术开发项目本月已完成审批。该项目拟利用埃安厂区内试制线车间,建设1条全固态电池合成试验线、1条圆柱电池试验线及先进电池实验室,重点围绕高容量正负极、高性能固态电解质材料及成膜技术、固固界面改性技术开展技术攻关,旨在“打造行业首款车规级全固态电池产品”。该项目投资1.81亿元,施工工期为5个月。

在此之前的1月22日,广汽埃安发布新型电池(固态、圆柱)技术开发项目工艺设备附属项目招标公告,对固态电池线、圆柱线、实验室区域相关设备及设备附属进行了招标。

“固态电池研发在按计划推进,目标是2026年装车搭载。”2月13日,广汽集团曾表示,广汽全固态电池采用了第三代海绵硅负极和高面容量固态正极技术。

在稍早前的广汽集团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一季度开门红动员会上,广汽集团新任董事长冯兴亚强调,要将战略资源高度聚焦,全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全固态电池开发量产、下一代锂金属电池等前沿领域的研发创新与产业应用布局,筑牢从矿到桩的能源生态链,持续巩固提升电动化领域的核心优势。

面对固态电池全球竞争挑战,国内多家车企近期更新固态电池批量装车进程。2月15日,比亚迪锂电池CTO孙华军透露,比亚迪将在2027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上车。同日,中国一汽首席科学家王德平表示,自2014年启动研发的全固态电池项目将于2027年实现小批量应用,并始终围绕整车需求开展技术攻关。此前一周,长安汽车正式发布能量密度400Wh/kg、纯电续航超过1500公里的“长安金钟罩”全固态电池。按照规划,该该固态电池将于2025年底完成功能样件开发,2026年启动装车验证,2027年实现规模化量产。

产业界的技术突破正与学术界的研发进展形成共振。“当前,要聚焦以硫化物电解质为主体电解质,匹配高镍三元正极和硅碳负极的技术路线,以能量密度400瓦时/公斤、循环寿命1000次以上为性能目标,确保2027年实现轿车小批量装车,2030年实现规模量产。”2月15日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阐述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图时预计,基于硫化物电解质的第一代全固态电池将在2025年至2027年实现量产,能量密度达400瓦时/公斤;第二代产品将在2027年至2030年量产,能量密度提升至500瓦时/公斤;第三代产品则计划于2030年至2035年推出,目标能量密度突破600瓦时/公斤。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亦将全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节点锁定在2027年。苗圩表示,尽管固态电池产业化仍需解决技术、工艺和成本的问题,但从当前全球研发进展来看,随着量产技术工艺逐渐成熟,2027年前后全固态电池将实现小批量生产。

民生证券最新研报显示,自2024年1月,固态电池产业迎来多项重要进展,标志着这一新兴技术正在加速向商业化迈进。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虽然面临技术和产能瓶颈,但随着各大企业的持续创新与合作,预计将在2027年迎来突破,逐步进入主流应用阶段。

9689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