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创板日报》4月2日讯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简称“通知”)。确定了全国首批9个试点城市(包括上海、常州、合肥等)、30个试点项目。
从项目名称来看,V2G成为了此次应用试点的关键词。以上海市为例,包括“基于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城市车网互动综合试点项目”“基于个人响应的全场景V2G充换电站建设试点项目”“居民社区私人充电桩规模化参与车网互动项目”,以及“上海市重卡充换电站V2G城市组网试点项目”。
V2G,即Vehicle-to-Grid,意为车网互动技术。该技术允许电动汽车与电网之间进行双向能量传输和信息交互,简单来说就是让电动汽车成为“共享充电宝”。其意义在于,电动汽车不仅可以从电网获取电能来充电,还能在必要时将车载电池中的电能反向输送回电网,起到调节电网负荷、提供辅助服务等作用,形成“削峰填谷”的良性循环。
举例而言,参与“上海市重卡充换电站V2G城市组网试点项目”的能源服务商启源芯动力如此解释道:当电动集卡夜间停运时,其CTB车储共用电池可作为分布式储能单元向电网供电;白天高峰时段,启源芯动力充换电站又能优先保障重卡充电需求。据悉,接入的500台新能源重卡累计电池电量规模达20万千瓦时,年度放电量26万千瓦时,相当于为500户家庭提供一年的用电量。
通知强调,要求组织试点城市有关部门和试点项目建设单位积极推进试点建设,力求取得实效,并于2025年底前将试点工作总结报送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同步抄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设施发展司。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将研究建立试点后评估机制,对实施效果不及预期的将移出试点名单。
此外,电网企业预计成为车网互动试点建设的主力军。通知要求电网企业积极支持试点建设,做好电网接入、电费计量等支撑保障服务,优化电网调度运行方式,充分发挥车网互动在绿电消纳和电力保供中的作用。
不久前,已有相关部门释放出发展车网互动技术的信号。在3月29日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表示,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车桩产业的协同,始终秉承适度超前、科学布局、智能高效的建设原则,推动充电设施体系高质量发展。
近期,车网互动规模化迎来加速迹象。3月28日,南方电网公司组织开展国内首次车网互动跨省联动,活动范围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和海南五省区,超过10万辆次电动汽车参与其中,互动电量超过50万千瓦时。在活动过程中,一辆无人驾驶电动汽车驶入充电站,经充电机器人自动识别完成充电与结算,整个过程仅耗费80秒。
当下,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快速放量阶段。截止到2025年1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321.3万台,同比上升49.1%。1月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9.5万台,同比上升49.5%。
中信证券认为,电动汽车具备电力负荷和储能的双重属性,在电动汽车保有量和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持续提升的背景下,车网互动一方面可以缓解电动汽车大规模充电接入配电网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灵活地参与电力系统的需求侧调节,稳定电力系统的同时获取一定的调节收益。
从投资策略来看,该机构给出两个方向:1)从负荷聚合的角度,推荐在车网互动资质、资源和运营方面优势显著的充电运营龙头,同时也是天然的负荷聚合商;2)从充电设备的角度,车网互动发展带来相关充电设备的升级迭代需求,推荐前瞻布局V2G的充电设备制造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