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创板日报》4月3日讯(记者 吴旭光) 与私募股权投资平台一起设立投资基金,正成为半导体上市公司整合资源的新举措。
近日,格科微、星宸科技、安凯微、思瑞浦、峰岹科技、燕麦科技六家上市公司相继发布公告,宣布共同参与投资上海华科致芯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称“华科致芯”或“目标基金”)。本次增资完成后,华科致芯也将迎来多位新股东。
根据公告,华科致芯主要从事半导体产业及工业、汽车、新能源、高科技及电子等领域的投资,与上述公司的主营业务具有协同性。
目前,基金合伙协议等本次对外投资相关的文件尚未完成签署。
重点投资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本轮募集完成后,华科致芯的认缴出资总额将增加至3.09亿元。
其中,格科微以5000万元认缴最多,占比16.18%;思瑞浦、星宸科技各出资3000万元,占比9.71%,位居次位;此外,峰岹科技、燕麦科技分别出资2800万元和2000万元,分别占比9.06%、6.47%。
燕麦科技董秘办人士对此表示,“此次增资,是公司首次对外投资,且华科致芯的投资期为四年,时间相对较长,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出资相对谨慎。”
思瑞浦证券部工作人表示,“公司方面属于纯财务投资,分享投资收益的同时,也会考虑在战略资源层面进行共享或合作。”
“毕竟投资是有风险的,需要综合判断。”峰岹科技方面称。
从基金投向看,目标基金将专注于中国境内的(包括位于中国境外,但其主要经营地在中国境内或投资完成后将转移至中国境内的)从事半导体产业及工业、汽车、新能源、高科技及电子等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相关领域业务的相关企业投资。
“归根结底,目标基金的投资范畴主要围绕半导体产业链公司为主。”燕麦科技董秘办人士表示,该公司主营消费电子领域FPC自动化、智能化测试,同时也在向行业上下游延伸,在半导体测试设备领域,开拓MEMS传感器测试设备。此次增资华科致芯,主要是开拓半导体领域客户资源,深化公司在半导体领域的布局。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从上述各家增资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定位来看,涉及显示驱动芯片、音视频处理芯片、SoC芯片、信号链模拟芯片、电机驱动芯片以及自动化测试设备等,多个半导体产品端。
投行机构普利康途合伙人罗辑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多家上市公司同时参与设立私募基金优势和目的是多方面的:首先,与一般PE/VC相比,上市公司出资能力较强;其次,上市公司有产业资源可以为基金投资项目的投后业务赋能带来协同资源;最后,半导体产业链多家上市公司共同参与,不仅有利于拓宽基金项目投资的选择范围、投后赋能的能力、投后退出的选择范围,更长产业链的投资覆盖,还有利于降低投资风险。
针对本次多家集成电路上市公司“抱团”,增资成为基金LP,格科微董秘办人士表示,主要是考虑到在产业链上下游找一些优质的投资项目,大家可以集中精力办大事,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风险投资公司华登国际身影浮现
说到华科致芯,可谓来头不小。
相关资料显示,2025年2月,华科致芯由普通合伙人上海华科致远咨询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与有限合伙人深圳泰科源商贸有限公司出资成立。该基金由上海华登高科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管理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增资交易中,思瑞浦董事王林,也是华科致芯的基金管理人上海华登高科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管理人员之一。另一位思瑞浦前董事 HING WONG(黄庆)目前为安凯微、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母公司的董事。
《科创板日报》记者通过穿透股权关系注意到,王林、黄庆目前还分别担任华登国际合伙人和董事总经理职务。
公开信息显示,由陈立武缔造的华登国际(Walden International),1987年成立于硅谷,专注于半导体与电子产业链、汽车智能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及新经济模式创新等高科技领域投资,在业内被誉为硅谷产业投资界的旗舰,是全球电子产业链、特别是半导体产业最具影响力的投资机构之一。“华登国际也是燕麦科技IPO前的原始股东之一。”燕麦科技董秘办人士补充说道。
天使投资人郭涛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早期被投——上市后反投”的现象,本质是半导体行业从“技术追赶”向“生态主导”转型的缩影。华登国际通过本土化基金管理人(华登高科)构建的产业资源网络,与上市公司的技术能力形成互补,共同推动产业链升级。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这既是战略卡位的手段,也是应对行业周期波动的防御策略。
“通过本次增资,可以借助专业股权投资机构的资源优势,拓宽峰岹科技在半导体领域的投资渠道,赋能公司业务。”峰岹科技董秘办人士进一步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