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
话题简介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达到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等目的。

财联社3月31日电,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就《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 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强化标准引领创新,进一步完善高端医疗器械标准体系。加快发布医用外骨骼机器人、放射性核素成像设备等相关标准。加快推进医用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等领域的基础、通用标准和方法标准等制修订工作,积极筹建医用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强增材制造用医用材料、脑机接口柔性电极、基因工程合成生物材料等新型生物材料标准化研究。开展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数字标准样本数据集研究。根据产业发展和监管需求,通过快速程序推动高端医疗器械急需标准立项。
03月31日 17:00 阅 5.39W+
财联社3月21日电,由北京市科委和中关村管委会认定的脑血管病药械研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1日正式成立。这是北京首个脑血管病药械研发领域重点实验室,将针对脑血管病领域药物研发前沿科技和智慧医疗等“未来医疗”开展技术攻关。
03月21日 17:35 阅 6.43W+
《科创板日报》19日讯,富士康在GTC 2025上首次展示AI护理机器人Nurabot,这款护理机器人能够优化医疗工作流程并提升病患照护质量,预计将于今年内部署至合作医院。 (台湾经济日报)
03月19日 12:02 来自 台湾经济日报阅 5.31W+
财联社3月18日电,北京市日前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在昌平区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要推动“链主”企业增资扩产,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同时,要以科教融合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高品质现代化新城。据了解,昌平区国际医疗器械城是聚焦高端医疗器械、精准医疗、生物技术等方向的专业化复合产业园区,其中东区已投入运营,吸引众多高精尖医疗器械企业入驻。
03月18日 07:34 阅 5.37W+
财联社3月14日电,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药品监管局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的通知,面向智能辅助决策产品、脑机混合智能产品、支撑环境三大类,围绕智能辅助诊断检测产品、智能手术机器人、智能数字疗法产品、智能辅助监护与生命支持产品、智能辅助决策产品、面向神经损伤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脑机接口智能诊疗康复产品、脑机混合智能产品、医学人工智能数据库、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9个揭榜方向(申报指南见附件通知),征集并遴选一批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单位集中攻关,推动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加速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
03月14日 15:58 阅 6.36W+
财联社3月12日电,记者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获悉,为进一步摸排区域内脑机接口前沿技术转化情况,加大对研发创新支持力度,近日,器械大湾区分中心主任刘斌带队赴华南理工大学及琶洲实验室开展脑机接口设备调研。调研组实地考察了基于脑机接口实时解码的上下肢综合康复训练系统、面向运动障碍患者的多模态脑机融合轮椅等脑机接口设备,听取了华南理工大学和琶洲实验室关于脑机接口技术相关成果的介绍,以及他们在注册申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与堵点。调研组就注册申报的产品分类、注册路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等问题进行现场交流,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建议。 (证券时报)
03月12日 13:14 来自 证券时报阅 5.07W+
财联社3月8日电,据“上海嘉定”微信公众号3月8日消息,上海安亭经济发展中心与华兴线粒体生命科学(上海)有限公司合作日前签约,总投资约16亿元的线粒体再生医疗领域项目“华兴线粒体安亭项目”落地宝安公路相关地块。项目将建设包括国家级线粒体技术研究中心、学术交流中心、智能制造工厂、综合门诊、总部办公楼及相关配套等在内的产业创新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不低于15亿元,年均纳税不低于3亿元,有望创造中高端岗位超800个。
03月08日 20:28 阅 7.17W+
财联社3月3日电,本月起,全国各地相继执行人工耳蜗集采中选结果,人工耳蜗类耗材单套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去年12月,国家组织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采购量共1.1万套,参与集采的3家外资企业和2家内资企业全部中选,除临床常用产品外,能支持(3.0T)核磁共振检查的新一代人工耳蜗植入体中选。
03月03日 17:17 阅 5.29W+
财联社3月2日电,据国家医保局消息,近日国家医保局编制印发《呼吸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参考2023年版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将现行207项呼吸系统技术规范项目映射整合为68项价格项目。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指导各省医保局参考立项指南,制定全省统一的价格基准,由具有价格管理权限的统筹地区对照全省价格基准,上下浮动确定实际执行的价格水平。
03月02日 11:19 阅 5.98W+
财联社2月25日电,国家药监局网站2月25日发布通知:为满足监管急需,助推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经研究,国家药监局批准《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 用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脑电数据集质量要求与评价方法》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国家药监局要求,要采用快速程序开展标准制订,做好标准的起草、验证、征求意见和技术审查等工作,保证标准质量和水平。
02月25日 21:26 阅 4.97W+
财联社2月21日电,据2月21日召开的2025年上海市减轻企业负担若干政策措施新闻通气会介绍,为切实回应企业诉求,提振经营主体信心,促进经济回升向好,上海从降低税费成本等五个方面共发布21项举措。明确继续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继续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增值税加计抵减、提高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等政策。
继续减半征收“六税两费”。继续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半征收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六税两费”。对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实施房产税困难减免政策。继续阶段性降低国产药品注册费收费标准、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费收费标准50%、65%。完善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政策。争取继续试点实施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政策。
继续减半征收“六税两费”。继续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半征收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六税两费”。对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实施房产税困难减免政策。继续阶段性降低国产药品注册费收费标准、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费收费标准50%、65%。完善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政策。争取继续试点实施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政策。
02月21日 14:17 阅 6.77W+
财联社2月21日电,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官网20日发布了《关于做好国家组织人工耳蜗类及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工作的通知》,人工耳蜗、外周血管支架两类高值医用耗材国家集采中选结果将分阶段在广东全面执行,人工耳蜗单套(含植入体、处理器)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其中,人工耳蜗类集采中选结果自3月1日起执行,外周血管支架类集采中选结果自5月1日起执行,两类耗材采购周期均为3年。此举将进一步降低相关患者群体的医疗负担。
02月21日 10:35 阅 7.21W+
财联社2月17日电,记者从国家药监局获悉,日前,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工作交流会在京举行。会议通报了2024年国家药监局在飞行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对重点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部署了下一步工作安排。吉林省、湖南省、广东省、陕西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兵团药监局汇报了本行政区域内飞检发现问题企业的整改落实以及加强监管情况,北京市局、山西省局介绍了高风险产品监管工作经验。会议强调,国家药监局将继续聚焦集采中选、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等重点品种、注册人委托生产等重点环节,组织开展飞行检查,督促各省局切实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保障公众用械安全。 (上证报)
02月17日 13:53 来自 上证报阅 5.91W+
财联社2月13日电,从2月13日举行的2025年上海市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政策举措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上海将实施“上海制造”品牌崛起计划,支持汽车、电子、高端装备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时尚消费品竞争力。聚焦船舶、航空航天、高端医疗器械、智能终端等“逆势增长”产业,制定实施有针对性支持政策。
02月13日 12:29 阅 5.99W+
